東西問·中外對話|為何說朔爾茨訪華,是“明智的選擇”?
目前,德國總理朔爾茨任期內第二次訪華正在進行中,在歐中合作方面,向世界傳遞了哪些信號?在日益復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下,歐洲與中國又當如何進一步夯實對話基礎?近期,對此,中新社“東西問·中外對話”邀請德國漢學家、哥廷根大學東亞文學與文化榮休教授施寒微(Helwig Schmidt-Glintzer)和上海外國語大學歐洲研究負責人、德國研究者胡春春,圍繞上述議題展開對話。
施寒微認為,歐洲和中國處于同一片大陸,彼此間有許多聯系,同時也必須加深這些聯系。而貿易關系、經濟關系以及連通歐中的基礎設施,都可以成為雙方進一步合作的條件。
而胡春春則認為,中國有發展的權利,歐洲應該認真對待中國的發展訴求,而不是懷疑中國在地緣政治上有“大國訴求”或“大國幻想”。他提醒,歐洲國家應該更深入地研究中華文化,且不僅是傳統文化,還包括當前的發展。
對話實錄摘編如下:
中新社記者:據報道,朔爾茨此次率德國經濟界代表團和三位部長訪華,釋放何種信號?中德和中歐如何才能抓住機遇,維持當前互利合作的積極務實態勢?
胡春春:通過訪華,朔爾茨傳遞了與中國繼續保持合作的意愿。在政治上,與中國合作、而不是對抗,也是負責任的德國領導人的明智選擇。在經濟上,中德密切的經貿關系是中德關系的基石。朔爾茨訪華,也是剛剛升至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德國的領導人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其連續8年的全球最大貿易伙伴的訪問,其意義不言自明。
即使面臨雜音,德國2023年的對華投資仍舊創下歷史新高,在研發領域的投資尤其明顯。此次朔爾茨訪華,還有德國環境部、農業部、交通部的部長隨行,表明了雙方將在這些領域展開新的進一步合作。而眾多德國世界級企業的CEO,也早已成為德國政府訪華團的傳統成員。朔爾茨總理此次訪華,希望能夠釋放出開放與合作的信號。
中新社記者:當前國際局勢充滿動蕩和不確定性。在此種背景下,中德可就哪些領域深入交換意見、加強合作?
胡春春:至少有三方面。首先是和平與安全。中德兩國沒有根本的地緣政治矛盾,雙方對于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負有共同的責任。
第二是發展。中國的新能源技術產品具有技術和生產的優勢,完全可以為德國在實現氣候保護目標的同時降低成本做出貢獻。朔爾茨在重慶和上海參觀的德國企業,就屬于氫能和環保技術領域,而德國交通部長的隨行,更是為兩國在面向未來的環保、能源和交通技術領域,打開了合作共贏的想象空間。
第三,雙方應進一步拆除社會交往的藩籬。中方在2023年11月宣布對德國來華人員實行單方面免簽入境,就是深化交流的良好開端。不失自信的開放和深化開放,是中國的成功經驗。
中新社記者:在日益復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下,歐洲與中國應如何找尋對話的基礎?
施寒微:如果我們真正考慮到自身利益,那就不難意識到,歐洲和中國其實是處在同一塊大陸上,彼此間有許多聯系。哪怕歐中之間隔著許多國家,我們也必須加深這些聯系,雙方不應將對方視作威脅。
我相信,貿易關系和經濟關系,包括連通歐中的基礎設施,可以成為進一步合作的先決條件,也可以成為歐亞大陸上的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良好先決條件。
我們之間沒有海洋相隔,反而有很多道路相連,歐洲也可以參與如今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歐洲的一些地方也確實已經開始這么做了。我相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與此同時,西歐也有興趣加強和中國的關系,我相信這也是雙方共同的愿望,我們之間的合作潛能非常大。
胡春春:中國想要發展,中國也有發展的權利。因此,歐洲更應該認真對待中國的發展訴求,而不是懷疑中國在地緣政治上有“大國訴求”。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非常歡迎德國等歐洲國家更深入地研究中華文化——不僅指傳統文化,還包括當前的發展——這樣他們就能親身感受一下,中國究竟想要實現什么目標。
中新社記者:胡老師在第九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東西問·中外對話”論壇的青年圓桌上提到,地緣是一個很短視的角度,文化才是跨越鴻溝最有力的工具。請您介紹,文化拉近中歐之間距離的創造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胡春春:僅從地緣政治或地緣爭端的角度來看待中歐、中美之間的關系,是遠遠不夠的。這其中肯定還有另一個層面,也就是文化或文明的層面。我在尼山論壇上提到了這一點,因為它讓我想起了中歐交流的開端,想起了萊布尼茨、伏爾泰還有黑格爾等。
也就是說,歐洲的知識分子,后來也包括中國的知識分子,首先從哲學、從文化開始,從文化和文明的基礎開始,來形成他們對外來文化、外來文明的看法,而不是立即從政治或地緣政治開始——相反,萊布尼茨提出的問題是:我們歐洲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向中國學習,比如歐洲顯然可以在實用哲學的意義上、在儒學的意義上向中國學習。
中新社記者:國際輿論場上有一種主要來自西方社會的聲音,那就是所謂的“中國威脅論”。請問施教授,當前歐洲社會如何看待中國和中華文明?
施寒微:由于中國越來越強大,歐洲對于中國的恐懼也越來越多,但是我覺得這種恐懼是沒有道理的。我更多地看到了中國發展的積極面,我們也應當更多地認識到,中國是國際社會重要的穩定因素,這一點歐洲和美國還沒有清楚地認識到。不過就現狀而言,歐洲對華情緒常常突出“恐懼”的一面,而我們都知道,恐懼只會讓事情更糟。
中新社記者:歐洲對中國的誤讀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施寒微:歐洲一些人把中國視作一個整體,而不能理解中國其實是一個非常復雜多元的國家,由不同的區域構成,有其自身的內在活力,歷史復雜悠久。存在這種誤解的原因是,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中國都不像歐洲人想的那樣千篇一律。
“歐洲害怕中國,對中國有誤解,如今的中國不符合歐洲人的‘設想’?!边@種對華認知顯然不利于進一步地發展雙邊關系和教育合作,因此中西雙方應增進對彼此的了解,尤其是歐洲和美國一方,必須加深對中國的了解,他們的社會也必須進一步發展自己的中國觀,中國學和漢學在這其中當然有所裨益,但我們同時也需要雙方之間更多的人際交往,也就是人文交流。
中新社記者:我們曾經對話德國漢學家羅梅君教授,她認為,德國政界和媒體要求撇開中國、“獨立”建設“中國能力”的聲音是錯誤的,這樣做也行不通,您如何看?
施寒微: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共同體,20世紀政治理論家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認為,只有當我們把世界當作一個整體,那這個世界才是人性的,因此我們必須保持這種聯系。所以在這一意義上我同意羅教授的觀點,雖然距離遙遠,但我們仍應尋找共同之處。
誠然,有時候找共同點比較容易,有時候比較難,甚至有些時候,對話可能會中斷;但是和其他很多國家相反的是,中德兩國之間的科學合作已經發展得很深遠,如果我們因為切斷雙方的聯系而錯失一些良機,那將是一件憾事。
東西問精選:
- 2024年09月07日 19:55:49
- 2024年09月07日 18:59:04
- 2024年09月05日 15:41:47
- 2024年09月05日 10:58:55
- 2024年09月03日 19:07:08
- 2024年09月03日 19:05:45
- 2024年09月02日 20:37:01
- 2024年09月02日 20:36:37
- 2024年08月25日 21:06:13
- 2024年08月24日 19:37:57